(通讯员:韩基弘、陈波)2024年4月1日下午,地质调查研究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组织了“地大逸夫博物馆研学活动”,共20位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等冒雨参加,韩基弘同志负责为大家志愿讲解。
地大逸夫博物馆的前身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物馆,已有23年的建馆历史。该馆馆藏各类地质标本3万余件,其中自然界极为罕见的珍品近3千件。长期以来,该馆一直遵循高校博物馆“两个面向”的办馆宗旨,即在面向校内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地学科普教育,均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了校内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特别是在科普教育方面的成就更是引起了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良好评价。该馆在1998年被命名为湖北省和武汉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1999年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5年被中国古生物学会授予“全国古生物科普教育基地”,被武汉市政府命名为“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AAAA级旅游景区,这也是全国大学第一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家参观“刘光华精品矿物展”
2001年,受邵逸夫基金资助,地大新博物馆大楼建设开始启动。到2003年底,新馆建成,成为武汉市文教事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新馆位于风光秀逸的武汉市东湖之滨,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陈列展示面积5千余平方米。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布展,更名后的地大逸夫博物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观众面前。
地大逸夫博物馆开辟了五个地学展厅,分别是地球奥秘展厅、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珠宝玉石展厅、矿物岩石展厅和矿产资源展厅,大体代表了地学学科的基本框架。地球奥秘展厅从独特的行星、地球的物质组成、大自然的精华—生物圈、不安稳的大地、大自然的雕塑家以及人与地球等方面,反映地球46亿年的沧桑历史。在这里观众可以领略世界首创、直径达1.5米、绕与黄道面呈23.5度夹角倾斜旋转的磁悬浮地球仪,还可以亲身体验人造地震平台所带来的大地的颤动,通过各种现代化展示手段中去真实感受地球的神奇博大与大自然的气象万千。
大家在参观“地球奥秘展厅”,嫦娥五号的登月也离不开地大的贡献
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从生命起源开始,以地质历史中的生物进化为主线安排陈列,展现地球生命38亿年的进化历程,并且突出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和观众感兴趣的内容。其中脊椎动物特别是恐龙的进化尤其引人注目,展厅陈列的9具恐龙骨架、恐龙足迹化石、6条电动的机器恐龙把观众带入到了奇妙的恐龙世界。在这里观众可以亲眼“目睹”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以及用高科技手段制作的亿万年前的动物界栩栩如生的场景,了解生物进化过程的奇妙与艰辛。
大家在参观恐龙化石与人类祖先复原雕塑
珠宝玉石展厅的内容包括认识宝玉石、宝石的奇光异彩、宝玉石世界、宝玉石鉴赏以及宝玉石趣话等。精美绝伦的宝石、五彩缤纷的玉石,让观众大开眼界、留连往返。
大家在参观珠宝玉石的“五皇一后”
矿物岩石展厅力求用种类齐全、特征典型、精美独特的标本,让观众认识奇妙的矿物世界和岩石天地。
矿产资源展厅从走近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以及矿产危机与未来矿产5个方面展开。除了认识各种珍贵的矿石标本,在这里观众还可以观赏用声、光、电技术制作的海洋石油钻采平台模型、天然气采气平台模型、湖北大冶铁矿模型等,了解人类开发地下宝藏的恢弘画卷。
除了上述五个地学展厅外,地大逸夫博物馆还专门设置了四个临时展厅,用于举办观众关注的各种临时展览,为博物馆展示教育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在活动的最后环节,大家共同参观了校友捐赠展厅,通过一件件饱含地大前辈热爱与汗水的心血精华,大家深刻认识到了在地学领域要共同努力,永葆地大辉煌。
参观校友捐赠展厅
地调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的此次博物馆研学之行至此圆满结束。大家通过此次活动普遍认识到了地质的神奇精妙,祖国的地大物博以及地大人百折不挠,永创辉煌的进取精神。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深远考虑,将青年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考量,把青年视作民族复兴中不可或缺的先锋力量,激励广大青年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地大逸夫博物馆的精神也由此为我们在新的学年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局。当然,我们仍然需要努力,我们的成长仍任重而道远。可以相信,我们支部的所有成员定将抓住机遇,深刻体会地质前辈的进取、奉献精神,为国家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